从现在起的以后十年时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时期。我们既面临良好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为了战胜困难,顺利地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首要的问题是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观察世界、发展自己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统领全局、贯穿各项工作的灵魂。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人中知识较丰富、思想较敏锐的群体代表,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重任,将历史地落在他们的肩上。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如何、思想觉悟如何、政治立场如何、政治方向如何,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走向,关系到我们党长期从事的伟大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具有长远影响的战略问题。
让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我们党立足于世纪之交、着眼于未来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保证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力措施。采取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这种方式,最终达到用这一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头脑的效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坚定立场和政治方向。
高等学校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园地,担负着为国家培养、输送大量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高等学校又是思想理论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使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始终是高等学校党政领导和教师日常工作必须认真面对的首要问题。在落实中央提出的让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一重大决策方面,高等学校党政领导和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能否做好这项工作,是检验高等学校为谁办学、为谁服务、培养什么人的重要标准,关系十分重大。在这个问题上,高等学校的党政领导和教师一定要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一项系统工程。搞好这项系统工程,我们需要抓的工作很多:既要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真正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并且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坚定信念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又要改进教学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真讲授邓小平理论,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和对待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等等。但是,不论抓哪项工作,有一个指导思想必须贯穿到“三进”工程的各项工作中,就是必须对大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的宣传、教育同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思潮结合起来,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社会主义的正气始终占领高等学校这块思想理论的阵地。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时的一个学术流派到现在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有一条非常宝贵的历史经验,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发展和胜利,不仅是以其真理性掌握了无产阶级,变成了他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而且是以其战斗性批判了错误思想,消除了这些思想的有害影响。在斗争中前进,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不仅鲜明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体现在列宁的著作中,体现在毛泽东的著作中,也鲜明地体现在邓小平的著作中。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论述,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论述,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论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论述,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等,无不同时包含着对各种错误思想的批评。高等学校的党政领导和教师在落实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中,不仅要向大学生全面、系统、准确地讲授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还要旗帜鲜明地消除各种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增强他们的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和抗侵蚀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应该看到,有个别人利用大学生思想比较单纯而求知欲十分旺盛这一特点,竭力在大学生中散布一些错误观点,力图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我们在“三进”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的现象。例如,有的人利用世界经济出现的全球化趋势,论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趋同论、超越意识形态或淡化意识形态论。他们这样论证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说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趋同,也不是要超越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或淡化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而是为了宣扬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趋同,宣扬超越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淡化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以便让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在这种趋同、超越和淡化声中失去警觉,自然而然地接受他们宣传的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元化、思想自由化和个人主义等有害主张。他们集中否定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雷锋精神。再如,有个别人在为高校大学生所做的所谓“学术”专题报告中,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无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抓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曾经出现的错误和曲折,加以夸大、歪曲,说什么“那些年代干的什么事情都是错误的,荒唐的”,以此来否定我们党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否定我国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用玩弄文字游戏的办法,把明明是明确所指的现实的国家转换成抽象的“国家”概念,说什么“国家是抽象的,如果大家都为抽象的、看不见的东西做贡献,自己只有牺牲,国家不是成了怪物?国家用我的贡献干什么?”以此来否定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为国奉献、为国捐躯精神,否定可以用来把天涯海角的中国人都凝聚起来的爱国主义!崇尚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无视集体主义是深受人们欢迎的、能够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统一起来的社会原则和价值观念,看不到集体主义所具有的强调人与人相互联系、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这种开放性,看不到集体主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本质特点,说什么“集体主义是极权主义”,是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陈腐意识”,集体主义社会是“封闭社会”、“人治社会”、“乌托邦社会”、“坏的社会”,以此否定作为集体主义最完美体现的雷锋精神,否定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力图动摇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等等。对这些错误观点,如果不加以反驳和制止,其危害性和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在这个问题上,高等学校的党政领导和“两课”教师必须具有清醒的头脑,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错误言论给予有说服力的批评。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年轻人的地方,作为思想理论的重要阵地,如果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或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就必然会去占领。必须明确,高等学校的课堂和学术讲坛是传播科学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决不允许错误观点进入我们的阵地,影响我们的大学生。对于高等学校的党政领导和教师而言,做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还需要加强学校的课堂教学管理和学术活动管理。学术研究没有禁区,可以在“双百方针”下,平等讨论,相互交流,但课堂教学必须遵守纪律,在涉及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等重大问题上必须与中央保持一致,分清是非。同时,对大学生课外的学术活动也要加强管理。警惕和防止有人利用学生社团活动、沙龙等作为散布错误观点的讲台,作为煽动某种不正常情绪的场所。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课堂和学术活动永远是讲授科学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的阵地,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永远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摇篮。